每个孩子天生就对世界充满了热情和探究的愿望,这是他们学习的起点。
但为什么有的孩子上学后却不爱学习了呢?刘学兰将孩子厌学的原因归纳为五个方面。
缺乏学习的成功体验。“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长期缺乏成功体验,而积累的挫败体验又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就可能导致一种习得性无助心理,成为严重的动机障碍,孩子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
刘学兰并不认同“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她认为“成功是成功之父”可能更靠谱。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存在一条介导‘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它决定着先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之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所以,孩子在学习上需要有一定次数的成功体验的积累。”
缺乏清晰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没有目标,学习动机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刘学兰说,如果实现目标的难度太大,也会导致孩子当下的动机受到影响。
她举了一个自己接待过的咨询,一对高知父母对孩子从小就有很高期望,给他树立的目标就是考上清华。
孩子小学时成绩还不错,但到初中时落后了一些,孩子就感到了清华梦离自己远去的痛苦,因为这个目标已经内化为他自我的一部分,但他又觉得无力实现。
孩子一到学校就痛苦,只好通过沉迷游戏来逃避这种痛苦。“所以父母既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目标,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设置清晰的目标。”
对学业成败进行消极归因。刘学兰介绍了四种典型的归因模式:一是能力归因,比如孩子数学没考好,就说自己“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二是努力归因,比如将考试不理想归因为准备不充分;三是任务难度归因;四是运气归因。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之后,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文盲的标签。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是从三、四岁就进入了学前班,投身知识的海洋。
对此,父母是万分欣慰的,但是有时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一大堆“诡辩”——“读书有什么用?
你看我们村的首富他就没读过书,但是赚的钱不比别人少”、“就算读到,出来也是给老板打工,反而是那些读书少的人自己当老板,管一堆生呢”……
这话说的,叫父母想打孩子,但是转念一想,孩子说得好像也没错。
父母犯难了,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于是只好一棍子打死,用威严命令孩子上学。但是这么一来,孩子只是表面服从,心里却更加反感学习了。
孩子不愿意读书、产生厌学情绪,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读书的重要性,或者说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
那么该如何把孩子从厌学的道路上拉回来呢?
我国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不喜欢读书,父母就带他们去这三个地方,比说任何道理都管用。”
这三个地方分别是:
1、火车站
如今,火车、高铁、飞机等已经成为人们远距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中尤以火车站的人流量最大。
去火车站的人,大概都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许许多多的人背着行李,神色匆匆地赶车。
他们大多衣着朴素、神情苦闷,尤其是春运期间,那种震撼感就更强了。
对于不爱读书的孩子,父母可以多带他们到火车站逛一逛,问问他们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像所有普通人一样辛苦庸碌,还是靠知识改变命运。
2、山区
湖南电视台有一档名为《变形计》的综艺节目,讲述的是农村和农村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中生活。
这个节目的初衷是为了让都市的孩子们回忆过去的苦难,感受到朴素而艰苦的乡村生活。
事实上,家长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感受农村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大山,越是艰难的地方,就越是好。
住在花瓶里的孩子不会长大,每天的烦恼都很平常,也很“好笑”,比如饭菜不好吃,衣服不好看,读书太累。
不过,在大山里住久了,我相信他们会变得更聪明,因为那儿有许多孩子都想要学习,可是他们没有钱去上学。
他们渴望读书,渴望学习,渴望走出深山,但更多的是为了活下去。
从那以后,儿童将会明白学习的重要,也会感激他们所拥有的。
3、图书馆
有的小孩不爱看书,是因为他们认为阅读很痛苦,很累很痛苦。
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去感受一下那种气氛,让他们了解到,读书并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总而言之,孩子们不能不看书,家长们也绝不会在这方面退缩。如果小孩不爱看书,家长要多加教育,不要让他们认为读书没有用。毫无疑问,阅读是有益的,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咨询服务
问题青少年学校发现早恋会给感情生活留下阴影 ,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青少年管教学校的早恋教育专家对早恋的学生有下面几条建议……
如何面对子女过早恋爱?正苗启德叛逆孩子学校给家长们几条建议……
问题小孩教育学校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沟通……